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道教历史

先秦道家文化之兴起

    先秦道家文化之兴起
    西周末年,礼崩乐坏,礼乐文化与巫史文化,逐渐衰落,遂转入社会下层,为后来之方士与巫觋者所继承。周代之世卿世禄及官师合一之制度,亦随之而消失。《庄子,天下篇》曰‘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此时介乎贵族与庶人之间的士人阶层,迅速崛起,逐步扩大自己之影响,自立门户,传道授业,而自成一家之学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最为显要者,当属儒,道,墨,三家。实则除儒,墨二家而外,余亦均自道家而出。然而道家之历史渊源,前文已提及,盖道家文化虽由来已久,却是自老子始集其大成,章太炎《诸子略说,道家》亦曰‘数道家当以老子为首’。此处之道家,是指先秦道家而言,非指道家历史之故。《汉书,艺文志,道家旨要》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由此可知,道家文化,是出于史官,历记总结历代兴亡成败之道的。其代表人物老子,即是周守藏室之吏,因此得以窥见三代以来之历书史志,从而再就其中总结历史之经验。《道德经》五千言,其中亦多涉政治与历史语,引为经验之谈,足以为后世之人效法,汉初黄老之治,即出于此。然而道家文化之博大精深,实足以为百家之首冠,《史记,太史公论六家旨要》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摘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寥寥数语,已将道家精要,概括无遗。太史公去古未远,尤能道尽各家之精微,然而论及其余诸家,或褒或贬,未有推崇诸家有如道家者。但自先秦以后,诸子百家,亦逐渐衰微,最终则形成儒道两家,相峙并行之局面,儒家则有孔,孟,荀卿等代表人物,道家自老子后,亦有庄子,关尹,列子,淮南等。实则在先秦诸子之学中,道家阵容并不比儒家差,纵观汉代之历史,由崇奉黄老到独尊儒术之迹象而言,由此概可见二家之影响与实力,虽后来道教之创立,道家一变而为道教,然中国历史上外儒内道之文化现象,一直绵延两千余年,皆未改变。自文景之治以来,直至以后之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以及清代之康乾盛世,无不受道家文化,黄老之术的影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