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周易专区

文王演《易》的故事

    尽管姬昌身陷囚笼,又身受丧子这痛,但他整理资料的决心却毫不动摇!只是这些资料非常杂乱,有文字的,也有符号的;有自己收集的,有别人提供的;有先辈传下的,有民间捐献的,要想从中找出某种规律性,好像很难很难!不管怎么难,姬昌也要把这难事办好。 

    经过反复比较,仔细琢磨,姬昌终于理出个头绪来。他所掌握的这些资料,很多带有故事性。这些故事,有的属神话,有的属传说,有的属实事,有的属预示……这就提供了取典型或类型的基本索材。他将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竹简系在一起,并且初步分类存放。可是,将这些段落随意散放,也是难以查询的。有什么办法便于记忆与查找呢?姬昌丝毫没有放弃冥思苦想,以至彻夜不眠。
    功夫不负苦心人。姬昌的思路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那一天,姬昌将自己所排的八卦方位跟伏羲所排的八卦方位同位对应,便出现两种不同卦画相重的状况,也就是三爻卦变六爻卦(一个阴或一个阳称一爻,阴者为阴爻,阳者称阳爻),给它们命名为重卦(相对而言,原三爻卦称为单卦)。
    八个重卦的诞生,姬昌进而开始新的排演。他取来16片竹简,每个单卦写两片笗简,然后依次两两相重,在另外竹简上作出记录,便得到64种不同卦画。
    姬昌将384个阴阳爻(64×6)所构成的64卦卦画画出后,心中一怔,因为他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知道,在没有文字作为记录符号以前,就有以某种特定的阴阳符号或数字符号记录某种卦象的,例如那些不识字的卜筮人员,不就是凭这些特定符号记载其结果或解说卦象吗?
    现在最为遗憾的是,这些特定符号所表达的象,没有师承关系,难以弄清这些面授口传的东西。
    现在自己把这些卦画重新规整,很有可能是一种过渡,让那些不识字的卜筮人员可凭卦画来追述所要表达的象;而那些识字的人,能把已用文字记载的东西所表达的象,同卦画阴阳爻本来所要表达的象统一起来!这恐怕就是自己所要承载的艰苦工作。
    “责任真大啊!”姬昌有一种使命感,他长嘘了一口气!然后,他心中又生疑团:“如果将卦画每爻所表达的象用文字记录下来,毕竟是部分的象,相对于记下全部的或更多的所要表达的象,岂不是挂一漏万吗?”他反过来再想,现在有了能用文字记载的象,如果不记录下来,那岂不是一无所得吗?相信人们会理解这种苦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