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周易专区

周易与人居环境学

前  言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起源于人居环境的选择与宫室营造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以周易哲学为理论依据,属于周易术数之一。“风水”概念最早于晋代郭璞的《葬书》中才出现,汉代称之为“堪舆”。汉代之前,根据其起源于人居环境的选择与宫室营造的需要,可称之为人居环境学。

  本人是从事周易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周易经传与易学体系研究;周易与道家、儒家、阴阳家关系研究;周易应用探索。在周易应用探索中,涉及到周易哲学与决策管理,周易与人居环境学。

  本人以“周易与人居环境学”为题,“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现代诠释与应用”为副标题,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在人居环境选择、营造、调适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及其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生态环境学、建筑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关系,以达到批判地吸取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合理内涵,为选择、营造、调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人之身心健康、和谐、事业兴旺发达的人居环境服务。

  本人之所以没有简单以“风水”为题开展研究,这是因为“风水”概念在后来的发展中已经泛化,涉及内容庞杂,其中不乏迷信成分;加之一些江湖术士以其骗取钱财,败坏了“风水”的名声。因此,一提“风水”就使人与封建迷信、骗取钱财混为一谈,不加分析地加以批判、否定。此次研修活动,虽对“风水”加以“建筑”与“文化”限定,使之与泛化的“风水”相区别。然而仍然引起一场风波。因此,本人的讲题,仍以原本采用的讲题“周易与人居环境学”,副标题为“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的现代诠释与应用。”以免引起误会。

  本讲题拟份以下五部分:

  一、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二、周易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哲学理论依据

  三、周易研究是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的基础

  四、周易哲学指导中国建筑风水文化健康发展

  五、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与现代国际生态建筑理论

  一、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1、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产生于人居环境选择、营造的需要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活动有目的性,表现在住所上,就是有目的选择适应人居的环境,营造适应人居的居室及活动场所。

  《易传·系辞上》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诗经·大雅·緜》中说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诗经·大雅·公刘》中说载:“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景:同“影”,测量日影以确定方位;相:视、观察、察看。这是我国最早描述选择人居环境的记载,已包含了后来建筑风水文化的辨方位,测山冈、察阴阳、观流水等主要内容。

  《尚书·召诰》:“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尚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

  从考古发现,我国远古的部落定居,已具有建筑风水文化的相关认识。如,半坡村原始村落

  黄帝陵(插图)

  我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都城的选址、营造,如古都长安、洛阳、南京、北京,都经“风水大师“的选址、营造。

  2、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春秋战国是我国哲学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生了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家学派,也产生了以德为本的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以儒、道两家思想阐释《易经》,将占筮之易,发展为哲学易。《易传·系辞下》中对《易经》的产生作了阐发。提出:“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和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与天文、地理有密切的关系。《吴越春秋》中载: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择建都城:“相土尝水”,“法象天地”。

  《管子·水地篇》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对水地关乎人之美恶、贤愚、性情作了精辟论述,为建筑风水文化提供理论依据。水地对“风水”有其独特影响,先秦地理学,即后世“风水”的前身。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也称“堪舆”,这一概念是西汉《淮南子》的《天文训》中提出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解释是:“堪,天道;舆,地道”。“堪舆”实为“天地之道”。

  中国古代最早使用“风水”概念,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是出自晋人郭璞所传古书《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一词出自《葬经》,《葬经》是讲“阴宅”的。这是由选择人居环境,延伸到为死人选择墓葬。这与我国古代祖先崇拜思想是密切相关的。祖先崇拜思想认为,祖先死后仍庇荫着他们的后代。为祖先选择墓葬对其后代有重大影响。因此,即按照人居环境选择学原理,为死人选择墓葬,即选“阴宅”。而原本的人居环境选择在“风水”中称之为选“阳宅”。

  选“阴宅”是从人居环境选择引伸出来的,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在封建时代,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选择人居环境。现代,我国已经统一实行火葬,虽然还有一些人对选择墓地仍然重视,但已失去了原来意义,也与现代文明大相径庭。而我国古代“风水”中对人居环境选择与调适理论,现代仍有其借鉴意义。因此,我们这次讲“《周易》与人居环境学”,就是试图对我国古代“风水”中的人居选择与调适理论,即选择“阳宅”理论,作一现代诠释与应用。

  3、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与中国古代天学、地学、人学的关系

  “天地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必然与天学、地学、人学密切关联。

  我国古代天文学很发达,伏牺氏画八卦时就“仰则观象于天”,即上观天文。《易经》离卦的《彖传》中就指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道是人道的依据。天之日、月、星、辰对人的影响至关重大。因此,历代皆重视天文。天文学是为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重要天文依据。

  我国古代地理学也很发达,因为我国古代是以农业立国的,农业文明与地理学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国古代早在夏代就有了地理的著作。《尚书·夏书》中就有了《禹贡》篇,把当时中国划分为九州,记述了各区域的山川分布。

  从夏之大禹就重视水土的治理,“大禹治水的故事”千古流传。汉代之后,历代史书皆有《地理志》。汉代的《水经注》记述我国河流水道137条。到北魏《水经注》又加补充河流水道1252条,地理学是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重要地理依据。

  我国古代人学有其独特的成果,我国古代医学是以《易学》哲学为其理论依据,注重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代易医同源。我国古代医学发明的人体经络学,是人之生理机能的精辟理论。

  我国古代哲学以心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独特的人学理论。因此,我国古代人学为古代建筑风水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人学理论依据。

  4、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流派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众多流派,而从其所根据的理论,基本上分为两大流派,即形法派与理法派。

  形法派,注重空间外形,包括宅外形法与宅内形法。宅外形法,包括宅外的山川形势,即山峦、流水、道路等客观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选择;宅内形法,包括宅内形状、天井、排水等宅内环境。多依《阳宅十书》等书为依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人居环境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形法的五大要素: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

  地址的原则:依山傍水、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坐北朝南、前低后高、前窄后宽、方正居中等。

  理法派,注重从时空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磁场变化、山水方位的关系。

  理法派在考察山川形气时,特别注重罗盘,在宅内外以罗盘定方位,并依阴阳八卦、十二地支、天星、五行为其理论原则,并与人的命理配置,以达到“天人合一”。

  理法派中又分为三元派、三合派、九星派等。这些派别中又有小的流派。

  5、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现代评价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现代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近代以来,西方科学传入,以其严密的逻辑、科学的实证,逐步成为现代主导文化。以西方科学为标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科学(历史统称之为方技,包括风水),皆被视之为非科学:再以科学与迷信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推断,非科学者即迷信。因此,中国方技多被视为迷信。实则,中国传统文化、科技与西方文化、科技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科技,各自独立发展了几千年,自有其各自独特价值。近些年来西方文化中心论逐渐被世界多元文化协同发展所取代。现在正处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从各自的视角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包括“风水”,必然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对中国古代“风水”的评价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16日,以半版的篇幅刊登了四位专家、教授(其中三位是名牌大学建筑学教授)的不同评价。

  一种观点认为,“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而是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

  另一种观点指出,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风水”里大部分是迷信与糟粕,但也内蕴着某些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如果将这一部分的意义和作用无限夸大,则会曲解了中国古人对建筑空间思考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