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周易专区

先天之易

先天之易

张延生

如何理解“伏羲之易”,即“先天八卦”;再讲讲“文王之易”,即“后天八卦”;最后,再谈“孔子之易”。当然,这中间还应该有“连山易”、“归藏易”。“连山”、“归藏”之易现在差不多都失传了。现在又有人提到“科学之易”、“现代之易”、“数理之易”等等。他们为此高喊“科学易”,我想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研易方法有别于古代传统之易学研究,说明自己的研究和理解,要比传统的研究和理解“科学”的多。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易学系统”就够科学的了。只有当今科技进入到一个相当发达文明的时代,人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它其正的科学内涵。所以出现以上的一些提法,我认为这些个提法说明他们对易学思想在概念上的认识与理解就是含糊的。我想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想说明他们是用当今现代的思想方法来解释古代的“易经”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什么易什么易的提法,也只不过是把易学思想运用在数学方面叫“数理易”;用在物理学方面叫“物理之易”;用在化学方面叫“化学易”,或者把易学思想方法用在其它领域,叫其它什么什么易而已。因为易学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其思想方法哪个领域都能通用。

    基本上中国的传统中,主要的就是这么四种文化系统。这四种文化系统的规律全掌握了,就可排列组合、交错灵活的使用了。比如咱们平常讲的《梅花易数》这种判断方法,无非是把易学“十翼”中的“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的规律和“五行”(为什么叫“梅花”?因为“五行”以五个花瓣来表示,类似梅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梅花易数》的辩证方法。《卜筮正宗》的判定方法,成卦的时候,是根据、运用《易传》中“筮草法”演变的方法“摇出来的”。“摇”出卦形来以后,如何推导判断?在各爻上按规矩配上“六亲”、“六兽”、“天干、地支”,“冲”、“合”、“世”、“应”、“刑克”等之类的进行分析,这中间就再也没有运用“易学”规律的事了。实际上,它基本上是“干支”文化加上“五行”文化,再加“易学”中的一种成卦的方法组成的判断方法。《增删补遗》、《渊海子平》(即“批八字”)呢?这中间干脆“易学”文化方法都没有了。其主要运用的就是“干支”文化枣“天干、地支”和“五行”规律组合的方法。推导过程中根本没有“易学”文化的内容了。包括《六全》或《六壬全口诀》、《大六壬》等也都是“干支”“五行”文化的搭配。不过《奇门遁甲》的方法,它倒是包括天上的“九星”(“后天八卦”规律)、“八门”(“先天八卦”规律),然后再配上“天干地支”及其“五行”组成一套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所包含的文化范畴就比较全一些了。反正,中国古代你不管是什么样的推测方法,它都离不开传统的这四种文化理论的指导及规律的搭配。

    我们要判断各事物的规律性、运动性,那么我们建立的这个判断系统相对的规律性就得很强。系统的规律性要很强的话,这个系统内部的规律不能总是无规则的在变化。总是无规则的在变的话,你就很难找到它的规律性。就是说,得有一种相对互相制约形成的一种稳定局势枣一种相对平衡稳定的局势。只要没处在这个平衡稳定的局势里,那么就能发现其运动的趋势。它表现的内部在运动呢,是为了保证整体和大局的平衡、稳定。有的是外部和整体的运动呢,也是为了达到整体的新的平衡、稳定。不管怎样,内部运动也好,外部运动也好,整体运动也好,它是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相对稳定。为什么这么说呢?

    观测易学中“先天八卦”的结构分布(如图所示):

  “天地定位,水火不相射,山泽通气,风雷相抟。”“天地”指干 坤 两卦,“水火指坎 离 两卦;”“山泽指艮 兑 两卦;”“风雷指巽 震 两卦。”(“先天八卦”卦形结构分部图原本结构都是向心摆设的。由于有很多人是初学者,怕不容易看清楚,所以咱们这里的卦形就水平方向摆设了)。

  从先天八卦方位图看,它是寻求一种什么样的规律性呢?中国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咱们是生活在北半球上,一般观象时,主要是“面南而立”进行观测天象。因此,将观测者的前面就作为是南边、前面及上方;即而我们的后面就是北、后及下方;我们的左侧就为东边;右侧就为西边。这种方位的表述与现今国际地图的通用表述方法大不一样(现在地图的表述方法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正好与我们的传统表述的方位相反。这是由于我们站在北半球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所决定的。这种方位分布的表述方法,在任何中国古代的方位图中,都应该是如此枣表述方法总是不变的。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前方;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后方;东可以表示事物的左边;西可以表示事物的右边……它既能表示事物的东西南北分布,又能表示事物的前后左右分布,还能表示事物的上下左右分布。不管是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靠这种系统的分布来表述的。所以说,这种分布思想的方法你掌握后,无论你怎么套用在任何的事物分布中:平着铺用、竖着套用、横着套用、斜着套用等等,这种布局规律是不便的,永远是这种结构分布。

  因为中国古代时候,人们主要研究的是一种场效应的关系。分析研究事物时,他不在乎你具体是什么东西,什么具体结构,而是想方设法先确定你是什么样的场(抓主要本质的东西),再通过你的场与其它的场进行比较,通过场与场之间的效应关系,寻找你的运行趋势。

  因此,我国传统中的数字,已不再是个简单的表数符号(包括卦中咱们讲的“卦序号”),而是某种场及其结构、性质、特点的代号。这种表示方法,实际就是咱们现在通过计算机数理模式来描述世间一切事物的早期方法。在我国传统中,当“先天自然之易”“河图”“洛书”出现以后,就已经进入了用数学、几何模式来描述世间的一切事物的时期了。

  在先天八卦分布中,它用了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些数位。那么这些数字先后排列的顺序,表示的是什么发展趋势及形式呢?(如图所示)

  由1到2 、2到3、3到4、4到5、5到6、6到7、7到8,8再回到1。这整个发展运行的轨迹反映的就是咱们现在物理学中讲的“波动性”规律。内部波动的目的是干什么?那么,只有分析它的结构及数字的分布才能了解其目的。上1加下8 等于9,,左3加右6等于9;左上2加右下7等于9;左下4加右上5等于0。相对方向的数相家均等于9。说明其从对面的数位分布来讲,它是一种平衡,是相对稳定系统(各方向没有差异产生)。

  咱们在化学中讲正负电(又叫阴阳电)。粒子显阳性也不好,显阴性也不行,因为阴阳没平衡,都不稳定。只有当其是既不阴又不阳的时候,才是稳定的存在形式(下面讲到“太极”规律的时候也会发现)。因为从整体数字结构上看它是一个稳定的系统,而从其数字分布的这个整个结构看,它还含有一个力的传递规律。由1到2 、2到3、3到4……7到8,8到1又返回来的目的,也是为了把内部的这些不管是阴爻或阳爻的阴阳场力中和(抵消)掉。由1到2,共有五个阳爻,抵消掉上的一个阴爻,还剩四个阳爻;再由2到3,4加2,共有六个阳爻,抵消掉其中的一个阴爻,还剩五个阳爻;再由3到4,5加1,共六个阳爻;抵消掉 中的两个阴爻,还剩四个阳爻;继续由4到5,5加1,共六个阳爻,抵消掉 下的一个阴爻,还剩五个阳爻;再从5到6,5加1,共六个阳爻,抵消掉 中的两个阴爻,又剩四个阳爻;从6到7,4加1,共有五个阴爻,抵消掉中的两个阴爻,还剩三个阳爻;最后由7到8,三个阳爻与 中的三个阴爻中合掉了。发展到此,它就不显极性了。所以,先天八卦方位结构就其阴阳爻的总体分布来说,始终保证是一种中性的、稳定的系统。这是从阴阳爻传递的场效果来看,得到的结论。

再从其所有阴或阳卦序之和来看,却为18,表明亦为平衡。阳卦之阴阳爻同阴卦之阴阳爻,又为18,同样平衡,还可以从阴阳爻总和上讲,也是稳定平衡。具体从卦爻中的内涵之数据看,依然平衡,这也真正意义上的反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

 

张延生教授系中国易学院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