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上期刊出了本文的第一部分“推手形式的演化”。本期刊出第二部分“推手理论的发展”、
太极拳推手的启蒙理论是署名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等文。广平府永年县的武澄清(1800一1884)于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得中进士,出任河南省舞阳县知县,在该县北舞渡镇(水陆码头)一家盐店得到王宗岳的遗作,授予乃弟禹襄带回原籍永年。从此,王宗岳的拳论成为武、杨两家拳技核心理论,在此基础上拉开了太极拳研究发展的帷幕。
武禹襄与同乡友杨禄禅(1799一1872)在研究创新太极拳术时,更注意理论的提炼与实践结合,常与精通武艺者相搏,印证其技。在“实习实行”中不断概括总结,在儒家经世致用思想指导下,吸取兵家、医学、技击、养生等学科精华,写出《打手要言》、《四字秘诀》、《身法》等拳论。在他的影响下,其长兄武澄清写的《打手论》,是最早介绍太极拳推手运作方式的说明文章。他的《释原论》是最早阐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著名之作。禹襄的二哥武汝清(1803—1887)写有《太极拳结论》,文中总结的“打闷劲”,“打来劲”和“打回劲”,是太极拳家最早总结出的推手发劲要旨。武禹襄的长甥李亦畲(1832一1892),次甥李启轩(约1835—1899)都随禹襄习拳,研究理论,均有著述。李亦畲晚年将王宗岳、武禹襄和他的著述整理成册,俗称“老三本”,成为太极拳传世经典。
在一个家族中,由两位进士(武澄清、武汝清)、一名举人(李启轩)、两名秀才(武禹襄、李亦畲),两代人研究太极拳艺,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情形不仅是太极拳史,就是整个武术史上也是罕见之举。由于武、李都是诗书传家,所作拳论,不仅是拳艺的指导理论,也是教人处世的箴言,如“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立定脚根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等等,是行拳之理,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道。武禹襄等人“引文入武”,将祖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拳艺相融合,使拳艺趋向高雅,富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太极拳不光是拳技,还是艺术、学术,初步形成了太极拳文化现象。在其之后,太极拳苑中人才辈出,学者型的大家纷纷登场。
杨禄禅与“三武”私交甚厚,他的次子班侯(1837一1892)又是武禹襄的学生,和李启轩年龄相若,情谊融洽,故禄禅父子遂得武氏赠与的王宗岳、武禹襄之拳论。后来武汝清任职刑部,又荐禄禅到京师旗营等处教拳,太极拳得以广为传播。杨门传人也写有不少拳论,散见于有关著作之中,归纳起来约30余目。其中《八门五步》、《沾粘连随》、《顶匾丢抗》等均为太极拳传人熟知之拳论。
这里着重说说署名杨班侯和杨少侯的《拳论》。
1958年,牛连元的弟子吴孟侠和子吴兆峰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首次公布了杨班侯遗作拳论,引起太极拳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后来吴孟侠的弟子喻承镛又把尚未公开的两诀献出,使之更为完备。
署名杨少侯的《拳论》,我是在近些年出版的太极拳书籍中看到的。一为《打手五字诀》:薄、顺、短、脆、远:一为《十字诀》:准、是、稳、脆、真、恰、巧、变、改、整。
署名杨班侯、杨少侯的拳论面世虽晚,但班侯、少侯叔侄一为清末、一是民初的太极拳大家,故提前予以介绍。
在杨、武两家及传人的努力下,到清末太极拳在理论和推手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共识是:
1、在理论上崇尚王宗岳和武禹襄、李亦畲的拳论。
2、强调拳势(走架)是练体,足推手的基础;推手是练用,是拳技的实践。
3、太极拳家与人交手不主张“先下手为强”,以重御轻,以快制慢。而要以静待动,以柔克刚,借力使力,后发先至,寓反击于防守之中。在技术上形成了先化(防)后打(攻)和即化(防)即打(攻)。
4、走架(练习拳势)要“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武禹襄拳论),遵循拳理要求,做到身法正确,拳势合度,在外是轻灵圆活,松柔缓慢的拳势演习,在内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至身动,意到形随,导致内外相合,肢体协调,练出“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武禹襄拳论),一触即发的内劲。这种锋藏于内,含而不露的表现形式,成为太极拳不同于别家武术的最大特征。
5、推手强调认真遵守以掤履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组成的这一独特的训练方式,严格按照《打手歌》的要求,通过推手训练熟练地掌握太极拳的技法,依据时代需求,太极拳推手成为“制人而不伤人”的“文明竞技”手段。
太极拳推手“以静制动”、“舍己从人”、“后发先至”技术的形成,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清代自道(光)咸(丰)以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在军事战略上逐渐形成“以静待动”、“后发先至”(借用太极拳术语)。最明显的是“平捻之役”。捻众以骑兵为主,拥数万之众,出没于皖、鄂、鲁、豫、秦、晋诸省,来往倏忽,宛如暴风骤雨,使清军疲于奔命。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督师追蹑,自持蒙古骑兵之优势,采取以快制快、以动制动的战术,拟在游动中捕捉战机,消灭捻众。不期事与愿违,反为捻众所创。后继者曾国藩根据客观形势,制定“以静待动”“后发先至”的战略。他的学生李鸿章采取“驱之于必闲之途,取之于垂死之日“(梁启超《李鸿章传》32页海南出版计出版),终于成功。武禹襄博览史书,长于才干,名闻当道。他的两位兄长都是清廷官员,其长甥李亦畲曾在后为河南巡抚的郑元善幕中参赞军机。他们熟知当时的军政形势,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的治军方略,化用于太极拳推手理论之中是顺理成章之举。
随着时光推移,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太极拳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得到了很大发展。传播区域自北而南,北到辽沈大地,南至珠海流域,都有爱习太极拳的人士。这一时期,杨派太极拳发展最快。在杨派中尤以杨澄甫(1883~1936)课徒最多,因而太极拳的理论著述大多出自杨派。杨澄甫在王、武、李等前贤拳法理论基础上,结合个人心得口述之《太极拳之练习谈》(张鸿逵记录整理)、《太极拳术十要》(陈微明记录整理)、《论太极推手》(陈微明记录整理)影响很大。他的《论太极推手》,无异给太极拳推手下了一个定义。在他的影响下,黄元秀、陈微明、董英杰、郑曼青、李雅轩等都有著述,对太极拳推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杨门传人拳论的著述中,有两位的著作不容忽视。一是王新午的《太极拳法阐宗》。王新午(1890—1964)山西汾阳人。15岁到北京求学,从许禹生、纪子修、吴鉴泉三位学太极拳,从刘恩绶学岳氏八翻手。王先生说他的太极拳“学势于吴鉴泉,说着(招术)于纪子修,讲劲于许禹生”。后来,王新午在长期教拳和训练战士格斗中深感当时太极拳界过多地强调阴柔而忽视阳刚。他主张“刚柔互用”,应用时,“当柔则柔、当刚则刚、柔用化而刚用制”。又说“无所用其刚,亦无从施其柔… 为刚柔互用,而执其中,斯乃太极拳之正轨”(见(太极拳阐宗)下编第:二节《明理))。另一书是1948年上海国光书局出版的《太极拳剑刀杆散手合编》。此书虽是陈炎林编著,但其内容实为田兆麟(189l—1959)所授。田兆麟之拳技得自杨建侯(1839~1917)。在《论劲》一节,将太极拳各种技法分析得具体而微,存指导推手实作上有其独到之处。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武派传人较少,拳论著作也较少,著名的是郝为真的次子郝月如(1877一1935)所作拳论。郝月如自幼随父习拳,并受到师祖李亦畲的教诲。武禹襄、李亦畲所作拳论内蕴含蓄,一般读者不易弄清楚,对此,郝月如在其拳论中都做了阐释。在《太极拳走架打手》等文中详尽地讲解了如何走架、如何打手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他总结的《操手十五法》、《五字经》,都是指导推手的佳作。郝月如所作拳论,内容具体、文字浅显,可做为“默识揣摩”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论的导读。
郝为真的弟子张振宗(1882~1956),拳艺高超,所作《八劲歌》是太极拳家最早对拥履挤按、采捌肘靠含意和如何操作运用的具体说明。郝为真的另一弟子韩钦贤(1885—1958)所作《太极拳走架打手白话歌》,通俗地讲解了太极拳走架打手的要点。郝月如的学生徐震(字哲东,1898一1967),抗战期间,避地四川乐山。在生活维艰之际,完成《太极拳发微》,这是第一部总结太极拳理论的专著,可惜当时未能出版,影响了该书的普及。
为了避免走架打手出现凸凹、缺陷、断续诸般弊病,武禹襄将指导诗文习作的起承转合引入太极拳走架打手中.以便楔榫严合,应节而奏,.由此延伸,武禹襄、李亦畲制定了指导打手的敷、盖、对、吞《四字秘诀》和擎、引、松、放《撇放秘诀》。郝月如存此基础上_,在《走架打手》等文中细致地描绘了与人打手、引、化、蓄、控、发(放)的具体运作,启后人对引、化、拿、发,或听、引、化、拿、发研习之滥觞。
清末民初,伴随教育改革,西方科技引入我国,少数太极拳家开始用力学原理阐释太极拳推手的功能。
永年李福荫(1892一1943)出自太极拳世家,1913年毕业于河北保定高等师范学堂理化系,后任永年十三中学理化、数学教员,常结合物理学之原理、力学之分解与合成,分析推手蓄发之功,吸即能化,呼则能出,与人相校,屡试不爽,所写习拳心得笔记,惜多毁于兵燹中。
吴派传人徐致一(1892一1968),祖籍浙江余姚,长于上海。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经济本科毕业。1920年从吴鉴泉学太极拳,颇得吴氏拳法精髓,著《太极拳浅读》(1927年9月出版),在第六章《太极拳与力学之关系?中指出“太极拳纯以小力胜大力,尤与力学原理隐相符合。”遂分节附图说明太极拳推手走化蓄发各劲之科学原理。
1928年出版的《健康指南》中,刊载的“太极球”、“太极棍”两种推手辅助器,发明者也是根据“科学原理”创制的。
田兆麟的学生浙江瑞安蔡冀中编著的《太极拳图解》1933年10月上海吴承记书局出版,该书有前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林镜平写的“代序”,是最早用现代医学、生理学知识研究太极拳健身养牛的论述。
河北邢台大石头序人张钦霖(1887一1969)1906年佣工于杨建侯家,得杨建侯亲援。后又拜金丹派左一峰为师习内功吐纳术、太极拳贯通运用,自成一体,长期传艺于山两太原。太原解放前夕,其弟子王延年去台湾谋生,将杨派张氏太极拳传于台湾等地。山西榆次人胡耀贞(1897—1973)曾拜张钦霖为师习太极拳和内功。解放后,胡耀贞创“胡耀贞气功”,传艺于北京等地,部分拳师将胡气功融于所习太极拳势中,追根溯源实出于张钦霖一派(这里附带说一声,笔者过去著文介绍张钦霖时,说张晚年归隐于邢台地区内印县女儿家。此说欠妥。根据近年看到的资料,知张钦霖于1960年随女儿、女婿归隐于邢台地区宁晋县郝庄村,1969年谢世)。
由于众多太极拳研习者和关心人士的大力推广发扬,国内固然蜂起学习,国外亦大为传行,太极拳之创始和源流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民初关百益在所写《太极拳经》中说:“有淮安王宗道者,曾从三丰学道,永乐中封圆通真人,后入庐山采药不返。或疑王宗岳、王宗道为一,而此籍山西,彼籍淮安、又显系二人也。”又因为清初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有“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得其传”的记载,于是关氏先是怀疑王宗是王宗岳的讹传,最后终于断言“此王宗肯定是王宗岳。”1921年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论断-“由西安人王宗岳者(按原始资料是‘王宗’,许氏则改书为‘王宗岳’)得其(按:指张三丰)真传、名闻四海”。
开始将关中王宗的内家拳和山西王宗岳的太极拳混在一起。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易名《太极拳经》。在王氏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牛”后,增加“动静之机”四字,存《太极拳论》后,又注.“此论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开启了世人“依托伪造”,“穿凿附会”(《<太极拳考信录>张序》)之先河。其最著者是宋书铭,民初袁世凯的幕僚,与许禹生为挚友,伪托其远祖宋远桥手记的《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称太极功是唐代许宣平所创,名“三世七”,因只有37式动作而得名。然所传37式动作名称与杨派所传相同。虽为“附合古籍,造作师承,伪撰歌谱,以自神其术之作”(引文见徐震(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下编)),但在部分拳师中仍有一定影响。
这一时期,有些太极拳研究者专心于太极拳史源流之考究,各有立论。但因对“什么是太极拳”未能有所界定和达成共识,而是舍近求远,从传说旧籍中因袭蛛丝马迹,各执一词,各说其说,各是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而影响了对太极拳艺的纵深研究。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普及太极拳艺以健身为主,对推手技术研究的著述较少。“文革”后,太极拳界迎来了和煦春光,各家著述
宛如雨后春笋,其中不乏佳作。因本文即将结束,不能一一点评,凑巧香港出版的《中国功夫》杂志寄我一本他们近日编辑出版的《名家太极拳推手与打手》,本书上编选录了近代太极拳先贤孙禄堂、杨澄甫等人对推手的见解心得和历史照片。下编摘选部分当今有影响力太极拳家对推手的体会文章和推手实践拳照,弥足珍贵,堪称近一二十年太极拳推手研究文章的小结。就此介绍此书,作为本文结束。
- 上一篇:山西宋氏形意拳——宋世荣小传
- 下一篇:心意拳的内功和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