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当功夫 > 太极文化

太极拳惊艳春晚

    2006年大年三十晚十点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行云流水》正式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

    舞台以行云为背景,墨绿、凝蓝、明黄交相呼应。音乐响起,出现在眩目灯光下的8名中国国家武术队太极拳运动员,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用年轻的面庞轻松推翻了人们对太极拳的旧有概念,他们用矫捷的身手、深厚的功底和从容的气质润物无声却异常强烈地给亿万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如行云,似流水,收放自如。快慢相问,刚柔并济,健康和谐。《行云流水》将太极拳的古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历时5分16秒的《行云流水》就这样在喧嚣的春晚舞台中独辟蹊径,平静浮躁,让全国人民在平和轻缓中感受到蓬勃着的春的悸动。

    众口难调,观众对历年央视春晚有褒有贬,但交口称赞一个节目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今年以太极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行云流水》,就像太极本身一样,不温不火地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这一文化感十足的节目完美展现了太极风韵,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

    大年初一,不少人就在网上发帖,表达他们对《行云流水》的喜爱。

    网友小鱼418:喜欢《行云流水》。以前我们都是从功夫片里了解武术,没想到,它居然能和古典舞蹈融合得天衣无缝,柔中带刚,实在精彩!

    网友深岚: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的就是太极拳表演《行云流水》,太精彩了,看了N遍。

    阿信:对春晚,期望值本来不大,但《行云流水》却让我激动不已。

    网友S:我是搞舞蹈的,现在拉丁舞大火,但这次国粹舞蹈化的太极由8位冠军参与表演,使我看到了国粹超越拉丁舞的地方。太极拳看似柔软,其实力量从里到外。

    网友忘情水:由于在年前就知道太极拳要上春晚。所以在春晚一开始,我就想先睹为快。等待了将近两个多小时,太极拳表演终于上演了,光看这节目的名字《行云流水》,就涵盖了太极拳的本意。

    网友谷雨:笛子响的时候,那个小伙的动作真好,行云流水,和节目名字一样。真是一气呵成。他们的表演是真实的,不需要蒙太奇的手法,比一些功夫电影编导的刻意设计要强多了!感谢这个节目的舞蹈武术编导,功夫和舞蹈艺术一体,中华的文化让人心血澎湃,美!

    网友林子04:一提起中国武术,人们常常会想到打打杀杀,会脱口而出少林武功,而《行云流水》却展示了中国武术柔美的一面,与春晚和谐主题很相符。

    网友沙上:我现在开始打太极了……感觉太极表演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春晚啊!太极这个节目好,武与舞完美结合。

    网友阿妹:以前我只知道学瑜珈,现在要学太极!

    网友泡泡:那叫一个精彩——8位主演全是世界或全国冠军获得者。新生代“太极王子”周斌“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展现了杨式太极的轻灵飘逸;年仅20岁却能气定神闲的马建超,飞跃旋转却又稳如泰山,展现了陈式太极的刚柔韧劲;同样年仅2(1岁就获得“双冠王”的黄颖祺,在多哈亚运会夺冠的吴雅楠,如花似玉的张芳、周菁、李谨、崔文娟衣袂飘飘、刚柔并济,那份从容气度,美得简直无法形容。

    舞蹈美、武术美、音乐美、人美,整个氛围都美得很,给人感觉真如行云流水,久久难以忘怀。

    网友榴莲:春晚太极拳表演真的很精彩,现在很多人学瑜珈,跳操,但是没什么年轻人学太极,我觉得很无奈。我学太极有两年多了。我感谢这个节目和它的导演金秋。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有太极韵味,有中国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而春晚导演及动作编导谈起《行云流水》,也是充满了自豪满意之情。

    总导演金越:太极会火

    2007年春晚总导演金越在春晚结束后接受采访时,专门提到了《行云流水》这个节目。他说:“《行云流水》实际上表现的就是太极。它不同于以往我们看到的武术节目,硬的东西比较多,我们对于太极的认识和想像并不多。太极融合了很多哲学观念,柔中有刚、极具包容性,这种感觉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这个节目,每次彩排时,都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

    《行云流水》编导、国家队太极拳组教练王二平:希望借此推广太极拳

    太极拳有机会上春晚,是一件好事。今年春晚倡导和谐、欢乐,而太极正是通过技术动作,来表现快慢有序、刚柔并济的健康和谐之美。在编排过程中,我们充分将古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结合,体现了当代太极拳的魅力。春晚结束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本身不练太极拳的观众看了以后很激动。我最希望能通过这个节目达到普及太极拳这项运动的目的,希望能借春晚的东风把太极拳发扬光大。

    春晚武术杂技类编导金秋: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行云流水》

    今年是我第四年负责魔术杂技类的节目了,我个人很看好太极。而且我也了解到,在国外很多人很喜欢中国的太极,甚至兴起了练太极的热潮。太极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历来却被人认为是老人的运动,不被年轻人青睐,我希望春晚过后可以在中国掀起一股太极风潮,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太极,来练太极,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文化。

    短短5分16秒的《行云流水》,缘何能得到春晚前后、全国上下、武术圈内外的交口称赞呢?是缘于积淀了千年的太极魅力?是依靠年轻国手的内外兼具?还是依赖于《行云流水》编导们的费尽心思?

    为了让观众更多地了解《行云流水》背后的故事,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行云流水》主要编定者、国家武术队太极组教练王二平以及8位国家队队员。听他们讲述他们和《行云流水》的故事。

    谈《行云流水》,要从2006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谈起。

    2006年9月17日,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在上海拉开战幕。在看台上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她就是2007央视春晚武术杂技类节目导演金秋。距离来年的春晚越来越近,渴望突破的金秋却始终没有找到节目出新的头绪。来武术赛场寻求灵感的金秋一直到比赛的最后一天依然一无所获。

    21日,作为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的太极拳比赛开始了。

    场上的运动员两臂缓缓抬起,走拳似绵绵春雨,分掌如潺潺溪流,动作轻缓舒展,令人陶醉。突然间,一个掩手肱捶,将拳路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似惊涛拍岸,如雷霆万钧。震撼不已的金秋激动得热泪盈眶,心中,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这就是我要找的感觉。”

    金秋拨通了春晚总导演金越的电话,讲述她所见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金秋的判断没有错,剧组的同事们看了她带回的录像后也非常激动。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谈合作,对于专业武术运动员来说,参加比赛拿成绩是最重要的,由于国家队面临着今年11月份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加之正处于紧张的冬训阶段。经多次商谈双方达成协议,国家队以转训的方式将8名运动员调至北京什刹海体校。这样运动员既可以保证训练,又可以拿出部分时间参加春晚排练和彩排。

    协议达成后,金秋飞抵福建国家武术套路队集训基地,开始和王二平等太极拳教练交流节目的具体编排工作。

    王二平,行云流水,推手太极

    脑海里依然是王二平多年前当运动员时参加比赛的形象:身材魁岸,神采飞扬。浓眉下双目炯炯,有一股习武之人的豪放;进退间长衣飘飘,又有一派儒雅学者的风度。

    有“太极王子”美誉的王二平曾经一人独得金牌60余枚,包揽了太极拳所有的荣誉。功成身退之后,在河南和广东任教期间,他所教的学生在全国、亚洲和世界大赛中获得80余枚金牌。站在教练岗位上的他凭借多年宝贵的经验和独特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培养出一批批卓越的太极拳运动员,其中包括九运会冠军梁小葵、亚军孔祥东,十运会冠军崔文娟、亚军张芳等等。

    王二平现任广东省武术队主教练,他所执教的广东队被国内外誉为“太极梦之队”。

    1998年,王二平踌躇满志地组建广东太极拳队的时候,广东省在太极方面还是一个空白。1999年,广东省太极拳队第一次参加全国太极拳、太极剑锦标赛,就获得4枚金牌,实现了广东省太极拳史上“零的突破”。从此,广东太极拳势如破竹,成为全国竞技太极的领头队伍。

    在太极拳圈子中,王二平太极拳自选动作编排得独具特色是出了名的。王二平说,自己始终追求的是“把传统文化现代化,把古典文化时尚化”。他根据队员各自的技术特点和性格特点、身材、长相等条件确定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所以总能凸显每个运动员不同于其他选手的个性魅力。王二平大胆尝试,在太极的伴奏音乐里加入电影音效,服装也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和演练风格量身定做。这些措施为“广式太极”注入了新元素,获得了极好的反映。

    当金秋找到王二平的时候,双方立刻开始春晚节目的编排和筹备。

    王二平介绍:“金秋对我说,这次春晚的主题是欢乐和谐。所以我们的太极动作编排也围绕着这一主要思路。”

    王二平坦言,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的确感到有一些压力。他说:“金秋通过武管中心接洽找到我们的时候,节目的音乐已经做好了,按照他们的思路,本来这个节目叫‘太极’,直到第三次彩排才改名为‘行云流水’。

    “因为春晚表演毕竟是在舞台上,是一个节目,所以一开始他们总想把很多东西舞蹈化,但是我们考虑,既然叫‘太极’,就一定要表现出太极拳的原有风貌,是武术的太极拳,不是舞蹈的太极拳。”

    在编定动作的时候,王二平和整个太极拳教练组以尽量展现太极拳真实全貌为出发点,通过太极拳本身动静有序、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技术特点表现太极拳的内涵。节目把传统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五大流派的传统太极拳与现代竞技太极拳相结合,“我们还将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编入套路,但是镜头最后没有带到。”

    人们对《行云流水》中表演者的高难度稳定落地动作印象颇深,比如外摆莲540度接雀地龙,王二平介绍:“竞技太极拳中有难度动作,普通爱好者可能不太接受,但是无论从全方位表现太极拳风貌、从展现竞技太极拳风采的角度,还是从舞台表现上,高难度无疑都是整个节目的亮点。所以我们在编排中既要让套路动作蕴含传统的味道,还要有难度动作;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乏强烈的时代动感,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受。让传统现代统一,让古典时尚融合。”

    王二平介绍:“在福建只是前期工作,节目完成一个雏形。2月1日到北京后,先后进行了六次彩排,中间一直在增加、减少动作,改动、变化顺序,直到第五次彩排才最后把所有内容确定。

    “《行云流水》的动作编排还是和比赛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受到舞台的限制,还牵扯到和其他团队的配合协作。”

    看了这个节目的人都知道,《行云流水》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武术队专业运动员的太极拳表演,一部分是河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生武术演练,再就是舞蹈演员王亚彬的舞蹈。太极拳的节奏比较缓慢,而春晚的舞台又是一个非常热闹、喜庆的氛围,所以在节目初创的时候,为了避免冷场,节目决定以塔沟武校学生的武术表演作为衬托,将少林功夫刚劲的一面巧妙糅进柔缓的太极中,也彰显出中国武术的刚柔并济。而加入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舞蹈,与8名运动员互为补充,犹如太极八卦图中的阴阳黑白两色,圆融完满。

    每次彩排,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套路部主任程慧琨和副主任章王楠都会在排练现场指导工作,王二平说:“因为牵扯到和其他团队的合作,他们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以保证节目进程,同时包括套路动作的改进,他们也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节目大获成功,他们功不可没。”

    由于国家队正处在冬训阶段,在北京,国家队的教练和运动员也是边训练边排练,春晚任务要完成,冬训也不能耽误,既要排练好还要保持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所以训练、排练很辛苦。

    提到录制春晚遇到的困难,王二平说:“彩排总共有六次,到了第四次的时候,运动员感觉非常疲劳。在春晚上的表演,和在比赛中是两种不同的用力方式。彩排下午2点开始,早上10点,大伙就得到中央电视台,中午吃盒饭时,几千人挤在走道上排队领盒饭。平时,运动员生活训练很规律,但是春晚很熬人,又没地方休息,所以大家开始很不适应,第四次彩排效果很不理想。”

    第四次彩排后,开了总结会,大家清楚,只能演好不能演砸。“我们加大了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特别是保持上下躯干的力量训练和太极拳难度训练。”武术中心的领导为队员送来了水果和巧克力,补充营养,加油鼓劲。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队员逐渐适应了录制排练过程,“现场直播是我们发挥最好的一场。”

    另外一个困难来自场地,因为专业运动员对地面要求很高,必须有三层,第一层是弹性层,第二层是木质层,第三层是厚地毯,这三层需要同时具备才能保证弹性,保护运动员,保证演出效果。“但是春晚直播的一号大厅舞台没有这样的设施,后来为了保证演出,剧组费尽了心思才找到地毯,虽说还是赶不上运动员平时使用的地毯厚度,但经过运动员的积极适应,正常演出得以进行。”

    在彩排过程中,王二平反复对运动员说:“我们的表现要让武术太极拳专家认可;让爱好者满意;让观众喜欢——这是三个要求。你们代表的是国家队,要展示出最高的太极拳水平。

    “我们的训练要求很严,对每个技术细节的把握也非常严格。我们要求运动员要像对待比赛一样对待这次的表演,让他们发挥最好的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事实证明队员们做到了。”

    王二平说他和队员们虽然辛苦,但是这个春节过得心情愉快,因为付出没有白费。“从中心领导到每个运动员都非常重视,大家齐心合力,一起成就了这个节目的圆满成功。

    “武术以前只是作为背景,衬歌舞,这回正儿八经上节目。我感觉武术太极拳能在春晚平台展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以后非常激动,可能还是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在里边。《行云流水》的上演,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惊叹和喜爱,更有一些观众因为看了节目而萌发了学习太极的念头。”王二平说。

    大年三十,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电视台度过,大年初一晚上,他们便回到了福州国家队训练基地。初二,大家去泡温泉放松了一天。大年初三,为备战今年11月举行的武术世锦赛和2008年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武术比赛,他们又投入了紧张的冬训中。

   

太极姐妹花——一崔文娟、张芳

    代表竞技武术最高水平的十运会上,在竞争异常惨烈的女子太极拳比赛中,崔文娟以9.34分的成绩夺冠,张芳以9.25分屈居亚军。崔文娟和张芳,这一对感情笃深的太极姐妹都来自素有“太极梦之队”的广东武术队。

    在教练王二平的精心调教下,崔文娟与张芳在中国的女子太极竞技舞台风格突出。二人实力难分伯仲,张芳内含,太极动作舒展大方,韵味十足;而崔文娟外放,太极动作刚劲有力,灵动轻盈。

  崔文娟

    1982年,出生在武术之乡河北沧州。在沧州体校练习长拳类套路的经历为崔文娟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1998年,崔文娟在河北省比赛中取得剑第三名、自选长拳第一名、枪术第一名的好成绩;1999年又在全国武术少年比赛中夺得剑术第二及枪术第五。

    2002年,崔文娟意外受伤,不得不放弃需要爆发力和速度的长拳,正式拜师王二平,转练太极拳。机缘巧合,当崔文娟改练太极拳的时候,正赶上武术比赛大规模修改评分规则,对一般的太极运动员来说,很难在以柔克刚的太极比赛中加入跳跃等难度动作。但对于练过长拳的崔文娟来说,厚实的长拳根底令她更容易掌握这些讲究跳跃和爆发力的难度动作。

    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练习太极拳仅仅一年多时间的崔文娟便在2004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上一举夺得太极拳第四名、太极剑第一名;下半年的冠军赛,她又获得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剑第二名,在同年举行的2004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崔文娟也获得太极拳第一名。

    崔文娟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崔文娟认为自己很幸运。首先是自己原来练长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她说:“我性格很急,开始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更是急得不得了,耐不住性子,打不了多长时间就开始烦躁。”崔文娟感谢王二平:“他了解每个队员的长处和短处,训练方式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王教练的训练方法很有一套,他从不会强迫队员训练。队员有时候没练好,王教练会让队员先休息,等心情好了,自己想练的时候再练。

    2005年是崔文娟的丰收年。十运会决赛场上,当电影《卧虎藏龙》的主题曲缓缓回荡在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馆的时候,作为女子太极剑全能比赛最后一个出场的崔文娟,以一套波澜不惊、一泻千里的剑术凭借18.89的高分夺得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lO月30日,崔文娟又获东亚运动会女子太极拳冠军。

    提到刚刚结束的春晚,崔文娟说:“虽然不是比赛,但是我们也有些紧张,因为上上下下都很重视,而且是直播,所以更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家都很满意我们最后的那次表演,也就是三十晚上现场直播那次,我们发挥得特别好,把自己的感觉、情绪和精神都表现得很充沛。春晚结束后,我手机的信息都爆了,反响很强烈,说明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张芳

    1980年出生在江苏,1995年入伍北京武警总部体工队,2000年转业后到广州,从此就一直待在广东队。进入广东队后,张芳的运动成绩直线飙升。

    2000年,全国武术套路太极拳、剑锦标赛(武式太极拳)第一名。

    2001年,全国武术套路太极拳、剑锦标赛(武式太极拳)第一名,(42式太极拳)第四名;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剑)全能第四名。

    2002年,全国武术套路太极拳、剑锦标赛(42式太极剑)第一名,(武式太极拳)第二名,(42式太极拳)第三名;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个人决赛(自选太极拳)第五名。

    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太极拳第七名、通臂拳第八名。

    2004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剑第五名。

    2004年,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太极拳第一名、自选太极拳第二名;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太极拳第二名、太极剑第一名;2004年第六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太极剑第一名。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预赛太极拳全能第二名;世界锦标赛太极拳冠军。

    “我是1996年开始练习太极拳的,进入广东队后,在王二平教练的指导下,我的太极拳水平飞速提高。”张芳擅长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风格沉稳。

    张芳说:“从身体角度来说,我是很适合练太极拳的。”性格偏外向的她,经过多年的太极磨练,如今已经比原先成熟、稳重多了。

    3月7日,记者找到了来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访谈节目录制的张芳。

    由于今年春节联欢晚会武术杂技类的三个节目《行云流水》《挑花旦》《花街雨巷》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所以《实话实说》希望通过访谈的方式,让观众再一次重温武术、杂技等不同项目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张芳介绍:“今天晚上要录制的这档节目主要是针对春晚武术杂技类三个同类项目主要演员的采访。”问张芳采访提纲上的主要采访内容都是些什么?她说:“有很多是关于太极拳和练习太极拳的问题。”

    张芳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参加在世锦赛和2008年奥运会武术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张芳目前已经从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她说之所以选择读新闻,是因为新闻专业相对轻松,或许是做运动员太久了的原因,张芳不喜欢很紧张的工作,她理想的职业是当老师。

    张芳说她业余时间喜欢看书,通过阅读,她可以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对张芳来说,太极拳套路中的难度动作并不是最难的,因为难度动作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练好,最难的是太极拳本身,因为太极拳包含深厚的文化和哲学底蕴,拳理和拳法深奥丰富、博大精深,是学无止境、没有尽头的。

福建“双雄”:周斌、黄颖祺

    周斌、黄颖祺,二人曾经共同作战,一起冲击十运会男子太极拳剑全能冠军。这是福建队志在必得的一枚金牌,事先福建队将两人作为夺金“双保险”,万一其中一人有闪失,也不会让冠军旁落。2005年,二人又双双被调入国家集训队,成为国家队成员。2007年春节,周斌、黄颖祺再度共同出现在春晚《行云流水》节目中。

   黄颖祺

    1987年出生,目前效力于福建队。

    虽然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可黄颖祺因为块头太小、身材太瘦,所以起初并没有练习福建的传统项目南拳,而是练习长拳。问他为什么又从长拳半路改练了太极,他笑着说:“到后来又长得太高、太瘦了,不适合练长拳了。”

    经过不断摸索,黄颖祺终于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太极之路:“我的性格比较慢,动作也比较慢,不爱着急,所以觉得自己练习太极拳,无论从身体上还是性格上都很适合。”黄颖祺的太极拳演练风格比较传统,风格舒展大方。

    黄颖祺最好的成绩是十运会全能银牌,回想起十运会的压力,黄颖祺至今记忆犹新。在经历了九运会无金的尴尬之后,福建武术队下决心夺回太极拳全能金牌以证明自己的实力。自从“太极王子”陈思坦、“太极皇后”高佳敏退役之后,福建就潜心培养起后备力量。周斌与黄颖祺从2002年开始爆发,自那一年起包揽了全部全国大赛的冠亚军。正如武术比赛之后,广东队领队向福建队总教练代林彬祝贺道:“你们又培养了一对可以在未来五年称霸武林的好手。”

    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馆,福建队的太极选手没有让家乡父老失望,黄颖祺以19.17分的成绩获得了银牌,队友周斌更是毫无争议地夺得金牌。

    提到参与录制春晚的《行云流水》,黄颖祺说:“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场下观众对我们表演的欢迎和赞叹,非常热情。和比赛的时候感完全不一样,比赛的时候底下的观众大都是为我们捏把汗,很紧张,尤其是临近指定动作的时候。”

    以往的春节千篇一律,训练紧就在队里过,训练不紧就放假回家过。这个春节和以前的大不一样,虽然少了轻松自由的过年气氛,还要完成任务,但是很有意义,能让全国人民欣赏到太极拳的美。

周斌

    周斌出生在福建,从小就在体校练习武术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周斌正式进入福建省队。“或许是因为我小时候比较文静,所以教练为我选择了太极拳。”1997年,刚刚练了短短几个月太极拳的周斌便在少年赛中获得太极拳冠军。1998年第一次参加成人赛,便获得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孙式拳第三名。

    “福建地区练习传统杨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的比较多,孙式太极拳的架子比较小巧,进退有度,步伐轻灵。”

    1999年,周斌获得太极拳锦标赛全能第一的好成绩,这是他第一次夺得全国冠军,“当时我自己也很意外,没想到会拿第一,特别高兴。我还记得那次比赛是在杭州。”孔祥东、邹云健、易鹏、黑志宏……那个阶段国内太极拳男子高手如云,能够从一批老将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十运会太极拳决赛赛场,周斌排在最后出场,在优雅的乐曲声中,周斌开始了他完美的表演。剑随神移、身随心动,整套动作流畅洒脱,征服了现场的裁判和所有观众。最终,周斌以19.28分的高分获得了男子太极拳、剑项目金牌。2005年,周斌硕果累累,除了拿到这枚沉甸甸的十运会男子太极全能金牌外,还在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中获得太极拳第一名。

    周斌觉得,竞技武术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是自己跟自己较量,不是跟对手拼胜负、决输赢,这是武术的难点,也是它的魅力。

    周斌的英俊帅气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认为,太极拳运动员长得漂亮很占便宜,周斌则不这么认为。“练太极拳需要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脱俗的气质,不是靠长相,如果仅凭长相那不就成了选美了?”

    他说:“以前只是想着在场上把动作练好,练得准确到位,经过最近几年比赛的磨练,发现和观众的互动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依靠表情和眼神、动作和停顿,包括肢体和音乐的配合,把观众包括裁判带入到太极的情境中。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无数次比赛的磨练,更需要的是信心,要有自信:只要我一上场,主角就是我!”

    周斌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把比赛当表演。”这次参加春晚,他则是把表演当比赛。

    “春晚相当于对我们冬训成果的一次检验。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为了推广太极拳,希望能把太极拳的精髓通过短短几分钟表现出来,所以跟比赛相比,春晚节目的动作简单、气氛轻松,但是大家都很重视。

    “‘行云流水”’这个名字很贴切,太极本来就是很随性的,音乐一起,动作姿势自然就顺着出去了。”周斌说。

    “我经常上网,观众对这个节目评价很高,我很欣慰。我希望人们打破原来对太极拳的观念,太极拳不一定是老头、老太太练,年轻人也可以打,也可以打得这么漂亮、这么时尚。网上有很多人表示看了这个节目以后希望了解太极拳、学练太极拳,这是我们感到最开心的。”

    在《行云流水》中,周斌以帅气的面庞、从容的气度和娴熟的动作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评价周斌压倒众多演艺界大腕,成为2007春晚最红的新红人。在百度的帖吧里,周斌的帖子已经超过千条。

    提到自己的“爆红”,周斌说:“我不想红,我希望《行云流水》对我来说只是一阵微风,但是希望这节目对太极拳的发展是台风。”

马建超,帅气小马哥

    目前效力河南省郑大体院队。

    出生在武术大省河南,马建超从8岁开始习练武术,主要练习长拳和刀棍。1999年,马建超进入郑州体育大学青年队,开始在乔熛老师指导下接受系统的武术训练,“从那时起,我又接触到了枪、剑”。

    在一次练习地躺拳的过程中,马建超受伤,从此开始转攻太极拳。“开始接触太极拳应该是2000年左右,河南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所以我的太极拳也是以陈式为主。”

    从刚猛发力的外家拳转练轻柔缓和的内家拳,马建超开始很不适应。“以前我的性格很急躁,觉得练太极拳挺磨人的”。通过逐渐深入地训练,马建超逐渐被内涵深厚的太极拳吸引。“老师在训练的时候经常对我讲解太极拳的文化,他告诉我太极拳需要慢慢练,学会在练习中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沉稳性格。如果很快地去做,不追求细节,那就不会有任何感觉”。马建超觉得要练好外家拳需要多年的磨练:“外家拳需要运动员速度快、爆发力好,而太极拳,则是需要用外在的肢体去表现广阔的内涵。”

    2003年城运会,马建超开始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夺得预赛第三、决赛第六;2005年全运会,他由于腰伤屈居第六。2006年下半年冠军赛,马建超发挥出色,入选国家集训队。

    马建超说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很强,参加春晚节目的排练,每天都要在后台等着上场。刚开始非常不适应,完全打乱了一贯规律的生活节奏:“凳子凉的、硬的,坐久了腰疼,觉得很疲劳。后来慢慢适应,躺在凳子上就能睡着休息。而且也学会了苦中作乐,自娱自乐,利用候场时间大玩游戏。”

    “与赛场不同,舞台的灯光非常亮,我第一天在北京彩排春晚登台都不能打难度动作,一打就失误,因为一跳,灯光一晃眼,就找不到落地的点了,定不了位当然会站不住。”马建超说,经过反复训练,甚至利用别人休息的时候,不停地起跳、落地,一次次在空中找点的感觉,终于克服了灯光带来的困扰。

    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地上会铺上很厚的地毯,而春晚的舞台却无法为运动员提供这样的条件。在表演中运动员们有很多类似于空中540度旋转然后膝盖、脚踝同时落地的动作,经过联排和三次彩排他们已经不同程度地受了伤。尤其是膝盖部位,走路的时候都会隐隐作痛。“场地不平,又缺乏弹性,很硬,我的膝盖一直疼,每天都带着护膝”。但是为了能够圆满地完成演出任务,他们一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排练。

    马建超说:“我是看着春晚长大的,没想到这一次可以参加春晚。家里人都很高兴,都在家看了我的演出。从春晚下来,我的手机里居然有新信息50多条,有的说太棒、太帅,有的说太完美。”马建超说看着朋友的鼓励,他觉得辛苦没有白费,很激动,甚至有想哭的感觉。

    马建超在春晚上的表现出色,导致铁杆粉丝迅速增长。他不得不上网“现身”说话:“谢谢大家对太极拳的支持,通过春晚的演出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到新世纪的太极拳,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的枯燥!

周菁,揭开春晚神秘的面纱

    周菁目前效力于湖北队。“我2003年开始练太极拳,目前最好的成绩是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赛冠军。”

    周菁擅长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在她平时比赛的自选套路中,动作编排多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再掺杂一些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周菁的太极拳演练轻灵、轻快,这或许和她开朗活泼的性格有关。

    回忆起此次春晚的录制工作,周菁说:“我们当运动员的,平时作息时间很规律,但是在北京春晚彩排期间,经常是一个电话,我们就得从什刹海杀过去,急匆匆到了演播室却要一直等着,那种耗的感觉很疲劳。”此外,舞台的场地也不是特别适合运动员,“我们平时训练馆的木地板是有隔层、有弹性的,但是舞台材质比较硬,而且地毯又很薄,一开始我们也不大适应。”

    周菁说在北京春晚剧组过春节比往年在队里过春节有意思:“能看到很多明星,但是他们总是来去匆匆的,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人家签名。

    “以前总觉得春晚很神秘,也很奇怪为什么春晚不会出现差错,这次才知道原来一台节目需要那么多人付出心血。”

    周菁说,春晚的表演中女运动员的动作相对轻松,所以不太紧张。“毕竟不是比赛,比赛的时候运动员上场前气氛都很凝重,心情也很沉重,而这次录制春晚是过年,大家都很开心,高高兴兴、轻松愉快地把我们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无论多辛苦,周菁还是觉得这次的春晚经历很有意思:“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太极拳的美,这是让我们最开心的。”

吴雅楠,李瑾:三秦儿女竞风流

吴雅楠

    1986年出生。

    吴雅楠开始并不是练太极的,而是像很多运动员一样以长拳起家,多年的长拳训练为他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

    “2001年,根据我的身体条件,我被分项到太极拳。”

    2002年,吴雅楠跟随徐毓茹练习太极拳,第二年便在第五届城运会上获得第二;此后,又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进入前三名。

    吴雅楠说:“练太极拳挺适合我的,因为我性格挺面的。”说完他笑了,补充道:“太极拳是需要静下心去练习的拳种。”看得出,吴雅楠非常喜欢自己的项目,“我从小身体不好,练太极拳后好多了。我以前脾气也挺毛躁的,练了太极拳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能以平常心去看待,从来不会生气。”

    吴雅楠的太极拳以陈式为主,登台一亮相,就像变了一个人,精神矍铄,劲力充沛。

    多哈亚运会,吴雅楠在太极剑和太极拳的比赛中都有着出色表现,以总分19.72分(太极拳9.87分、太极剑9.85分)的绝对优势夺得太极拳全能赛的金牌。

    “一个出色的武术运动员必须先了解武术的文化,要知道怎么去用心和用力,武术要求力量、平衡与精神的结合。”吴雅楠说。“和其他拳种不同,太极拳要练出韵味需要很长时间。”

    别看吴雅楠比较内向,但他却很有主见,而且很有恒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拿冠军,打什么比赛拿什么冠军。”

    提到春晚,观众的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在场下感觉比较不适应,我们当运动员的,教练把时间都计算得精准,什么时间开始运动,什么时候开始热身,什么时候上场,都掐得很准。但是春晚不一样,经常是耗在那儿,所以刚开始不适应,感觉挺疲劳的。”

    吴雅楠已经四年没有回家和父母过年了。他笑笑说:“他们都习惯了,不过平时会经常给家人打电话。”

    当然,春晚也有有意思的事儿,“从来没经历过,这个春节过得跟平常不一样。”吴雅楠说平常没机会接触到明星,“陶喆、赵本山我都很喜欢,但是都挺忙的,有时候我们彩排了人家没来,有时候我们该走了人家才来。

    “春晚不紧张,因为毕竟不是比赛,我们8个人没有一个人紧张的,因为这些动作都是我们之前就反复做过的,成功率很高,虽然彩排中间也有失误,但是我们准备得很充分。那些动作都是经过我们反复斟酌的。”

    吴雅楠说,三十晚上的直播是他们发挥得最好的一次,“表演完以后我的电话、消息、电子邮件都满了,都夸我帅。”

    李瑾

    1986年出生在陕西渭南。

    1990年,李瑾在陕西省武术比赛中获得枪、剑套路银牌;1998年夺得对练金牌。之后,她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的生涯。

    2001年,李瑾开始练太极拳:“我的肌肉类型和身体素质都比较适合太极拳。” 

    李瑾从2004年开始拿成绩,获得了“十运会”太极拳剑武术套路季军,并人选国家队,2006年,李瑾又夺得冠军赛冠军。李瑾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拿成绩,不断提高水平,有机会参加奥运会。

    李瑾的自选太极拳套路主要以陈式太极拳为主。而她的特点是比较全面地掌握每一种太极拳流派的不同风格。

    据说在李瑾的家乡渭南父亲工作的行政学院大门口,张贴着喜报。喜报上写:“获悉我院教工李尧荔之女李瑾荣登春晚节目,我代表院党委向李尧荔全家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院教职工报喜,希望大家观看。”落款是渭南市行政学院院长钱万昌。李瑾说她已经7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在哪儿过春节都一样,当了这么多年运动员早就习惯了。”

    “能够参加春晚的录制感觉很荣幸,这次经历挺难得的。”李瑾说她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走进大厅排练,“我才知道春晚原来是这种情况,感觉自己像个演员似的,很新鲜。春晚的套路动作编排和比赛有很大不同,比赛有规定动作、必选动作。春晚表演时间为1分钟,而平时比赛要打三四分钟。所以,春晚简单多了。我们排练也只用了半个多月,比训练轻松。虽然有难度动作,但是也不紧张,我们都是国家队的顶级运动员,心理素质很好,动作的成功率和稳定性也比较高。

    “看到很多人因为春晚的《行云流水》而喜爱太极拳,我特别开心。由衷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我们的国粹太极拳。”李瑾说。

    对人们来讲,太极拳并不陌生,它是当今国内外流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人数之多是任何其他运动望尘莫及的。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可是在《行云流水》之前,绝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太极拳可以演练得如此优美时尚,也没有机会看到顶尖水平的太极拳表演。

    感谢《行云流水》,感谢年轻的运动员,感谢编导和导演,感谢《行云流水》背后的所有人,让人们了解热爱国粹不仅仅是一股勇气、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