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射击运动员到编辑记者,再到今天成为《武魂》杂志主编,这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冯黎注定要与武术结缘,在武术这块古老的散发着异彩的土地上与之共荣辱。自从担任主编工作以来,他关注最多的是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武术在蹒跚的发展中除了需要支持、理解之外,更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纪念中国意拳名家姚宗勋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武魂》杂志主编冯黎接受了采访,并发表了感言。
意识超前的武术家
上世纪80年代初,因工作关系所致,冯黎结识了姚宗勋先生,并向他学习意拳。说到学拳的理由很简单,当时冯黎刚从北京射击队退役,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得腰、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正需要全面的恢复。姚宗勋先生是位豁达、平易近人的老师,他很爽快地接受了冯黎的请求。那时,冯黎和姚宗勋老师的学与教,是在当时的北京市体委机关的工间操时段进行的。令冯黎惊讶的是姚宗勋老师通过站桩的姿势就能够发现习练者身体某部位的伤病。姚宗勋老师对冯黎讲,看上去你的身体并不很健康,你不能着急,心情要平稳,相信经过意拳桩功的合理锻炼,一定可以恢复你的体能,使你的伤病得到有效的缓解。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去了6个月,冯黎在姚宗勋老师的直接训练指导下伤病基本痊愈了。姚宗勋先生曾对冯黎说过一句话:“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然后才能谈到练拳和其他。”这句话一直影响着冯黎,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验证了其中的价值。
冯黎在与姚宗勋先生接触的那段时间里,姚宗勋先生正在忙着两件事情:一是姚宗勋先生与北京市体委体育科研所寻求合作,其主要想法是将意拳的养生理念注入到运动员的竞赛心理调整与体能恢复之中,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心理稳定,而赛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体能的修复。与此同时,还向北京市体委机关的干部传授意拳站桩的养生方法,力求这种养生方法为工作服务。二是组织培养了一支意拳技击队伍,将传统的搏击技法融入到现代擂台实战当中;并开拓出现代搏击与传统技法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据冯黎回忆,当时这支队伍中有姚承光、姚承荣、崔瑞彬、刘普雷、武小南等很多队员。
冯黎说,姚宗勋先生的这种意识是超前的,是非常了不起的。当时很多人对姚宗勋先生的工作意图并不是那么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才逐渐理解姚宗勋先生的良苦用心。如果我们用现代超前的理念来审视姚宗勋先生的作为,他应该算是中国传统武术界的“现代派”,是名副其实意识超前的现代武术家。他在那个年代就想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未来和发展,这是一种开拓的精神,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冯黎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超前意识,没有超前意识就不算是有开拓精神。
从姚宗勋先生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个性魅力,什么是脚踏实地,什么是超前的理念;从他身上我们更可以领悟到什么是不畏艰险,什么是勇于创新,什么是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姚宗勋先生的个性我们无法模仿,而精神却可以薪火相传。
跳出圈子,回头看……
“武术是自卫技击之术,同时又是修身养生的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而现在的很多武术家自己并不是没有东西,因为任何拳种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说明这些拳种都有它优秀的方面,但遗憾的是,我们谈的似乎过多,而能够勇敢地走出自己的领地,且敢于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也许是个怪圈,也是令人尴尬的局面。”冯黎主编说。
中国的武术确实需要反思。武术家们继承“祖传”,并没有错,但怀抱着“祖传”,而又在原地等待着时代的恩赐,或心安理得。或愤愤不平,好像飞速前进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刺激,反过来那种“今不如昔”的失落感又时时袭扰着心头,就显得特别难受。纵然谈及昔日又当如何?可以说,昔日的成就,只能归功于昔日的武术家,这是他们创业的结果:作为今日的传承者,千万不可只知享受前辈的辉煌和声望而无所作为。姚宗勋先生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中国传统武术必须与现代技击相结合,以及科学养生的理念,且不说超前,仅这种探索创新精神,就值得我们传统武术界的思考。面对当前的局面冯黎主编表示十分的担忧。冯黎说,假如我们能够跳出自己的圈子,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花费在了作表面文章上。其实,无论哪个门派、哪个拳种都应该是一家人,无休止的内耗,既伤了和气,影响了团结,也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分析其原因,就是常年难以相互沟通所造成的结果,而沟通难的原因,又归结在面子问题上,到头来是要了小面子而丢掉了大面子。
现在的武术家虽然也谈论技击、养生,但是他们还缺少一些创新、实践的精神。纸上谈兵,侃侃不休,而在实践面前就成了“拿不起来,放不下”的状态,这归根结底还是面子问题。冯黎说:“在当今传统武术界有个奇怪的现象,每每谈到各自的拳法,都不厌其烦地讲述打法的奥妙与玄机,但是他们似乎回避擂台,回避实践,谈得最多的还是经费不足,好苗子难找等客观原因。武术家们还在不经意间暴露出自己的心态问题,特别是在输赢方面的计较,几乎成了武术界之间交流的绊脚石。很明显,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显然,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对拳学的正确认识,是不能有效地谈论技击的;如果武术家和广大习武者没有摆正心态,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自我的合理定位,那么中国武术事业发展的步伐就会逐渐缓慢下来,优秀的有价值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就难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武术家要跳出自己的圈子,时常回过头来仔细地审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吸收科学先进的理念,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才能找回那些本应该属于武术家的大度和宽容。那时,在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进程中,也许会早一天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冯黎的这番话的确值得武林同仁们深思。
调整“内功”接受挑战
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与武术家交谈,每次谈及“内功”这个话题的时候,各拳种、门派虽然都各有说法,但却大同小异。在采访《武魂》杂志冯黎主编的时候,他也谈到了武术的“内功”问题。他对“内功”的理解很新,见解也独到。他这样说:“什么叫真正的内功?其实对内功的判断并不神秘。一个练武之人,双目要有神,步履轻盈,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语言平和,尊重他人,待人接物稳重谦逊且不失礼貌,对社会发展有自己正确的看法,不用多说,这就是一个有深厚内功的人。反之,步履蹒跚,语无伦次。自我吹嘘,孤芳自赏,心态失常.那怎么能谈得上有内功呢?”听得出来,冯黎把武术中所谓的内功上升到了一个文化的层面上来看了,他所说的“内功”指的就是武术家开阔的心胸和修养。而保守似乎成了中国武术家的一个“特点”,以至造成很多优秀技法在传承中流失,这与他们在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同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狭隘的心胸使武术家丢失了中国武术的精神与风范。说来说去,关键是文化和观念需要更新。
新观念的树立,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于习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武术发展的基石。武术界整体的观念更新了,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了,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了,对外界事物及自身的理解也就提高了。前不久,一位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智慧与理解。智慧是需要更新的,理解是需要包容的,遇到挫折的时候考虑最多的还应该是检查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而我们的武术家强调客观的原因太多了,认为武术发展的步伐缓慢的原因都是外界造成的,大好时光几乎都消费在了无尽的指责和埋怨之中。对此,冯黎也有同感。他说,很多武术家喜欢听赞赏,不太喜欢听反对的意见。但是他们忘记了,赞赏中也许有假,反对中可能有真。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传统武术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改变人家的看法也应该用事实说话。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尽快的参与实践,探讨武术理论与武术实践的合理结合,因为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并敢于实践的人,才能成为武林中真正的英雄。我们不能总停留在空谈的层面上,长此以往必将落后于时代。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一年多来,很多搏击擂台赛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我们的传统武术家们却依然在远离擂台的地方观望,这绝不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风格。如果你的确不行,就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如果你确实有实力,就应该一展身手,让事实为你扬名,用事实来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冯黎主编说,2007年3月在央视开幕的“武林大会”上,主办方将为中国传统武术打造擂台,尽量取消不必要的护具,以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传统武术的风采。冯黎一再强调,可能这样的比赛还不很成熟,但重要的是参与,敢于实践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现在,距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要把奥林匹克的精神融入到中国传统武术之中,敞开心扉接受现代意识的挑战,这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所需要的,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 上一篇:吴图南师承之商榷
- 下一篇:中国武协邀和有禄老师在功法培训班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