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当功夫 >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神秘之手


  我在武术期刊上看到一些文章,谈到孙公禄堂传授陈公健侯以三十六式卍字手与太极拳,据说卍字手可能为郝公为真所传。为此我问岵栳师,究竟情况如何?

  岵栳师说:郝师少如并未对我谈过卍字手,也未传过卍字手。记得在一篇文章《缅怀恩师张祚玉》(《搏击》2006年第10期),说张在上海教拳,"有一次在外滩,张看到有人教授郝式太极,便站在一旁观看,看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走。教师上前躬手,一番客套,说:‘既在江边站,就存望景心’。邀张上场和其大徒弟推手。张如覆薄冰,不敢造次,只是进到对方部位顶死、封死而不发,以示礼让。站在—旁的教师这时已经看出此人身手不凡,又看到张的卍字手型及手法都是门内所有,便说:‘自己人’,停止推手,请张吃早茶,问起来由,恳留张在沪教拳,恩师因舍不下贤惠的师娘,婉言辞谢了这位太极名家郝少如,回到镇江。"看过这—报道,我曾专门问询武派太极拳名家王慕吟先生,是否有这样一回事。王先生说:“绝无此事,上世纪70年代初郝师从未在外滩教拳,也从未用过卍字手型。恩师一向强调太极拳是在内不在外。加之,只要望一眼任何拳师,恩师便知其水平高下,何用推手。”由此我认为该文作者可能是由于记忆不清或传言失实之误所致。

  我问岵栳师:“难道太极拳就不讲手型了吗?”

  岵栳师说:“太极拳也讲手型。但外形服从于内劲的发挥。如郑子(郑曼青)太极拳的美人手,手腕不要弯曲,必须伸直,这有利于内劲形于手指。这种手型是一切太极拳的好手型,也是一切拳的好手型。在运用的某个瞬间是可以变形的,如坐腕、曲腕等。郝师曾单独传我一个手型,即竖大指和小指,屈曲中间三指,其作用是有利于内里螺旋劲的发挥。平时训练,可以两手竖掌,五指撑开,手指有拔长之意,内劲亦能贯于掌指。”

  我听后觉得奇怪了,“难道卍字手型是不好的吗?那么何以有孙公卍字手一说!”

  岵栳师说:“卍字手型在技击上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手型,但并不是太极拳常用的。约七年前,我曾在酒泉见到曲天戈老师出示过卍字手型。当时也是神秘兮兮的。那时看后心里想,这种手型倒很像金庸小说里所描写的黄老邪的兰花手。不过后来有些行家,认为如此手型并不利于技击,由于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好,各有所练,各有所长,尤其对于古老手法及古人的往事,了解不清,不敢置评。但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好的手法、招法、功法,凡适宜于太极拳内劲舒发的,都可以引进。太极拳广博如大海,何所不容!

  我作为后学,对岵栳师所言甚有同感。